肝脏是腹腔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在腹部创伤中,肝外伤的发生率约占 15%~20%,仅次于脾脏。CT能准确显示病理解剖结构,确定损伤的严重度,量化腹腔积血,是评估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腹部创伤患者伤情的“金标准”,减少了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患者的非治疗性剖腹手术。
肝损伤CT分级标准
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制定的外伤程度评分标准将肝损伤分为六级,Mirvis等在AAST肝损伤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了CT分级标准,共分为5级:
Ⅰ级:包膜撕裂,表面撕裂<1cm深,包膜下血肿直径<1cm,仅见肝静脉血管周围轨迹;
Ⅱ级:肝撕裂1~3cm深,中心和包膜下血肿的直径为1~3cm;
Ⅲ级:撕裂深度>3cm深,中心和包膜下血肿的直径>3cm;
Ⅳ级:大的肝实质内和包膜下血肿直径10cm,肝叶组织破坏或血供阻断;
Ⅴ级:两叶组织破坏或血供阻断。
不同类型肝损伤CT表现及解析如下:
01
肝挫伤
CT表现为界限模糊、形态不规则的斑片状较低密度区。肝挫伤是肝损伤中常见的CT表现,门静脉周围轨迹征也可认为是其表现之一。常与肝撕裂伤、肝内血肿、肝包膜下血肿等其他类型肝脏损伤同时存在。
02
肝撕裂伤
CT表现为不规则线样或分支状低密度影,边缘模糊,也称为“熊爪状”撕裂。

肝撕裂伤CT表现
CT增强示肝S4/8段内线条状低密度撕裂伤影,边缘模糊,无强化
肝断裂、碎裂时,肝表面包膜破裂,肝组织明显裂开甚至错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肝撕裂伤并肝包膜下血肿CT表现
右肝表面断裂,肝包膜下、肝右叶条片状高低混杂密度影,肝包膜下尚见弧形低密度液平面影,增强无强化,局部肝实质明显受压
撕裂分为浅度(撕裂部位距肝脏表面的距离<3cm)和深度(撕裂部位距肝脏表面的距离>3cm),深度撕裂可以延伸至门静脉并伴有胆管的损伤。肝门附近的深度撕裂或肝内双重供血血管的完全撕裂可导致肝脏部分血供的中断,增强扫描可见楔形的低密度区延伸至肝脏外周,没有强化。撕裂伤累及S7段后上份即肝裸区时可出现下腔静脉周围的腹膜后血肿和肾上腺血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肝右叶裸区撕裂伤并腹膜后积血、积液的CT表现
左图:肝右叶S7/8段及其包膜下见条片状低密度影,增强无强化;右图:病灶向下延伸,并见下腔静脉周围腹膜后、右侧肾上腺区积血、积液
03
肝内血肿
肝内血管断裂,血液聚集局部形成类圆形、不规则形的高密度或等密度区,单发或多发。大部分病灶周围绕以低密度环或伴有肝挫裂伤,等密度血肿可在周围低密度病灶的衬托下显示出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肝右叶撕裂伤并肝内急性血肿、肝右静脉血栓、肝周积血
A.CT平扫示肝右叶类圆形高密度血肿灶,边缘见环状低密度带;B.CT增强示病灶未见强化;C.肝右静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影;D.局部右肝包膜欠连续,肝周见弧形高密度影包绕
04
肝包膜下血肿
CT表现为肝周包膜下新月形或双凸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区,伴有局部肝实质受压变平,部分可表现为葱皮样混杂密度影,增强无强化。肝包膜下血肿密度取决于出血量及出血时间,若血肿新鲜,CT值接近于肝实质,随着时间延长,可转化为低密度或水样密度。如无再出血,则随着时间的延长,血肿的密度逐渐降低,单纯的包膜下血肿在6~8周后可以消失。肝包膜下血肿可作为肝损伤的唯一征象。
05
门静脉周围轨迹征
文献报道,其出现率达62%,有18%的病例以此为唯一征象。它是肝内三角区小血管破裂出血,沿着围绕肝三联的结缔组织鞘蔓延所致,也可能是伴行淋巴管受损、受压导致梗阻、扩张、水肿或淋巴液外溢的结果。它是一种隐匿性近肝门处肝损伤的征象,为肝挫裂伤的表现之一。CT表现为门静脉及其分支周围有管状低密度影,长轴断面上呈树枝状轨道征,横断面上呈环形影,增强扫描后图像显示清晰。
06
腹腔内积血
肝破裂时腹腔内积血积液发生率高,主要见于肝周间隙、肝肾间隙,文献报道出现率约61.2%,在无其他腹腔脏器损伤的前提下均见于合并肝被膜损伤的肝破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肝右叶撕裂伤、血肿并肝周腹腔内血肿的CT表现
A.肝右叶类圆形等低混杂密度灶,边界模糊;B~D.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周围见花斑状高灌注影,邻近肝包膜不连,肝周见条片状高密度血肿影包绕
07
肝内邻近脏器损伤及其他合并伤血肿
包括脾、肾、胰、胃肠道、胸部及颅脑创伤并多发骨折。
08
肝损伤并发症
肝脏损伤可并发胆瘘、胆管狭窄、肝脓肿、迟发性出血和其他血管性并发症。因常见于肝脏深破裂,故考虑与肝内大血管和胆管损伤有关。随着肝脏创伤采用非手术处理趋势增加,其迟发性并发症越来越多。
MRCP对于显示胆道损伤及其引起的胆瘘、胆汁瘤或胆汁假囊肿要优于CT检查,呈类圆形长T1、长T2囊性信号灶,增强无强化,边界清楚,通常会随时间增大。

肝撕裂伤引起的胆道损伤
MRCP示肝S4/8段血肿灶与左肝管关系密切,局部左肝管中断、显示不清
肝损伤诊断要点
患者有减速伤害的外伤史,肝脏损伤以肝钝伤常见,肝钝伤的CT表现主要有肝撕裂、肝实质血肿、肝包膜下血肿、静脉损伤和活动性出血。穿透性肝损伤的CT表现主要有肝破裂、血肿等。肝内血肿表现为肝内团块状混杂密度影,可包绕周围相对正常的血管,增强无强化。肝撕裂或破裂表现为肝边缘连续性中断,可见线带状、星状或分支状低密度区纵横交错,合并出血时呈混杂密度改变。门静脉周围轨迹征CT 表现为门静脉及其分支周围有管状低密度影。肝脏损伤时常有几种病变同时存在。

(资料来源:《中华影像医学·肝胆胰脾卷》(第3版)
主编:宋彬 严福华)

扫描二维码 发现更多精彩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