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临床影像库
为了深入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加大力度推动医学优质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切实提高基层医师诊疗水平,人民卫生出版社携手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近千位核心专家历时10年共同打造了中华临床影像库(中华临床影像疾病库+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
中华临床影像疾病库包括14个分库,基于159家大型三甲医院病例资源,对国内大型三家医院影像科曾经诊断的所有病种(2100余种)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对每种疾病的具体病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展示,并由近千位专家进行了全面解读。
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包括9个分库,基于165家大型三甲医院病例资源,对人体各部位可见的影像学基本病变/征象(约1800种)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对每种征象所对应疾病的具体病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展示,并由近千位权威专家进行了全面解读。
中华临床影像疾病库与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纵横交织,互补互通,形成了“闭环”的影像学知识体系。影像库中的每一病例均提供了病例信息、全序列DICOM文件、专家解读等详细内容,结合关键信息折叠的显示方式为用户重现阅片场景。
中华临床影像库在如下方面实现了创新:
l 创新性地落实了“优质医学影像资源下沉”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中华临床影像疾病库对国内大型三家医院影像科曾经诊断的所有病种(2100余种)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对人体各部位可见的影像学基本病变/征象(约1800种)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中华临床影像库中的每一个病例均系统呈现了包括DICOM文件在内的全面的影像学检查资料,构建了临床阅片的真实场景,并由近千位专家进行了权威解读。登录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相当于随时随地进入近200家大型三甲医院影像科的联合工作站,零距离跟着知名专家学习阅片。
中华临床影像库将近200家大型三甲医院的优质影像资源及专家资源“下沉”到了国内各级医院的影像科,将为国内各级各类医院影像科医师诊疗能力的“同质化”铺平道路。
l 创新性地解决了“百闻不如一见”的痛点
一个医院的影像科可见到多少病种?
不同医院的答案会不一样,300种,500种……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医院见过的病种都都不是全集,而且是占比例较小的子集。
159家名院565位权威专家的集体智慧——“中华临床影像疾病库”,基本回答了这个问题,约2100种(50余万幅图片诠释)。
人体各部位可见的影像学基本变化/征象有多少种?
不同专家的答案会不同,300种,500种……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医生能够识别和诊断的影像学基本变化/征象都不是全集,而且是占比例较小的子集。
165家名院572位权威专家的集体智慧——“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基本回答了这个问题,约1800种(60余万幅图片诠释)。
中华临床影像库将“一日看尽长安花”变为每位临床影像工作者的现实。
l 创新性地突破了既往影像知识传递的“抽象性”
既往的纸质书,包括近期的纸数融合及数字化出版物,主要为读者展示了疾病的影像学基本知识和典型征象,这些内容相对于临床实践往往是“抽象”的。在实际工作中,从“抽象”向实践转化的过程往往是困难的。中华临床影像库通过系统展示具体病例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全序列的图片以及专家解读,使读者有零距离名院临床影像工作站、跟着名家进修学习的真实体验。